【置顶】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歌征集公告
2023-03-09 16:07:39.0
10852
校歌是体现学校历史文化、优良传统、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激励师生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歌谣。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厚植学校文化底蕴,增强师生、校友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公开征集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歌。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集内容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歌歌词和曲谱。 二、征集范围 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 三、征集时间 第一阶段:校歌歌词征集。公告发布之日起,至4月15日结束。 第二阶段:校歌曲谱征集。歌词征集结束之后另行通知。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弘扬学校“明德精业,乐学笃行”校训和彰显“培育大国商业工匠,贡献中国商科职教”使命,体现学校“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数字商业人才摇篮”愿景,以及实施数字化、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的“四化”发展战略。 2.能够充分反映学校从广东省财政学校到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变迁、办学特色、发展理念、师生风貌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等元素。 3.歌词应感情真挚,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蕴含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4.曲谱可为简谱或五线谱;要求旋律流畅,铿锵优美,易于传唱,篇幅适中,适于领唱、合唱和齐唱等形式。 5.作品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涉及抄袭、借用等侵权行为均由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五、投稿要求 1.投稿方式:纸质稿邮寄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统战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中宿路28号,邮编511500);电子稿件请发送至邮箱:cydb1973@126.com,在邮件主题中注明“姓名+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校歌征集”。 2.作品需附释文,对创作意图、作品意境等作简要说明,引经据典请注明出处。 3.投稿需附作者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等详细联系方式。应征作品恕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4.应征作品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 5.凡入围的获奖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学校对所有应征作品拥有修改或部分采用的权利。采用作品作者享有词或曲的署名权。 六、评选及奖励 1.学校组成由校内人员和社会专家的“校歌”评选组,按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评选。 2.应征作品由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统战部)汇总整理后交评选组进行初选,确定入围作品。 3.入围作品在校园网主页、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专题刊登,供师生评议,广泛征求意见。 4.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校歌”评选组进行复选,提出推荐方案报校党委审定,确定采用作品及获奖作品。 5.为鼓励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此次征集活动,学校将设采用奖和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若干,对采用作品和优秀作品予以奖励。 热忱欢迎全校教职员工、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您的佳作,我们传唱! 50年校史,您的作品将镌刻广财院人心中! 附: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简介 联系人: 麦老师 18926660293 许老师 13392782898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 2023年3月9日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简介 学校是广东省属唯一的财经商贸类公办高职院校,学校现有广州、清远两个校区,占地约870亩,规划建筑面积34.45万平方米。现有专兼职教职工近500人,全日制在校生14276人。现有财务会计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等26个专业。学校是2021年第一批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计划的物流行业领域供应链运营专业的副组长单位,牵头制定高职供应链运营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学校是广东省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和秘书处所在单位。49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广东省培养了6万余名毕业生,输送了1.5万余名函授学生,培训了12.6万余名财经干部。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各市县财政骨干人才中,我校毕业生占据近23%,全省税务、金融系统近30%以上的中层干部为我校毕业生或多次在我校接受继续教育。 学校1973年建校,前身是全国重点中专广东省财政学校。2005年转制更名为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2012年初步明确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首批进驻省职教城筹建新校区的院校之一。2013年省教育厅向省政府呈报筹设请示,提出省财政厅筹建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事宜。2014年省财政厅授权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与清远市土地开发储备局签订用地框架协议书。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筹设广东财贸职业学院。2019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同年实现招生1400人。2021年9月学院党委书记袁本新、院长张晓燕等6位校领导班子成员到位就职,成立了正式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建和思政工作在广东省高职院校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学校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探索财经商贸类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道路,培养数字商业领域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明德精业,乐学笃行”为校训,以“培育大国商业工匠,贡献中国商科职教”为使命,以“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数字商业人才摇篮”为愿景,实施数字化、国际化、集团化、特色化的“四化”发展战略。 学校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商业生态建设专业群,推进“一院一群”的专业群和二级学院建设路径建设,已规划形成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和供应链运营专业群为龙头的专业集群,其中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群是省级首批高水平专业群。2025年办学规模规划将达17000余人,计划开设约30个专业。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引领中小企业发展:与阿里共建广东首个“数字商业产业学院”,服务数字商业产业发展;与供应链龙头企业怡亚通联合制定供应链运营专业国家标准,共建供应链金融产业学院,联合实施清远市清城区统战部、工商联协同举办创新型企业家研修班的供应链课程模块;与联想共建新IT产业学院;与金蝶集团、中联集团等企业共建智慧财经工场等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 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以打造数字商业人才培养高地、产教融合高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典范和财经商贸类的国际化发展典范为目标,致力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内贡献社会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的“商科特色、国内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广东省职教城、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